龙兹 lóng zī

词语解释

珠玉名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珠玉名。

《荀子·正论》:“犀象以为树,琅玕、龙兹、华覲以为实。” 王先谦 集解引 郭庆藩 曰:“上言以为树,下言以为实,盖谓植树犀象,而以珠玉为之实也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词目:龙兹拼音:lóng zī珠玉名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犀象以为树,琅玕、龙兹、华觐以为实。” 王先谦 集解引 郭庆藩 曰:“上言以为树,下言以为实,盖谓植树犀象,而以珠玉为之实也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ló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龙(龍)lóng(ㄌㄨㄥˊ)

    ⒈  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龙舟。龙灯。龙宫。龙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龙点睛。龙蟠虎踞。

    ⒉  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恐龙。

    ⒊  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:龙颜。龙体。龙袍。

    ⒋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dragon、imperial

    造字法

    原为形声

    English

    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


  • (zī cí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ī(ㄗ)

    ⒈  这,这个,此:兹日。兹行(xíng)。

    ⒉  现在:兹聘请某先生为本校教员。

    ⒊  年:今兹。来兹。

    ⒋  古同“滋”,增益;多。

    ⒌  古代称草席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cí(ㄘˊ)

    ⒈  〔龟(qiū)兹〕见“龟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t present、now、this

    造字法

    原为形声

    English

    now, here; this; time, ye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