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僧 bì sēng

词语解释

旧时谓行军出师之日,忌见僧尼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旧时谓行军出师之日,忌见僧尼。

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战阵攻守·避僧》:“《苏氏演义》曰:《鄴洛记》云 北齐 忌黑, 文宣帝 杀第七弟 上党王 涣 ,以七者漆也,属黑,又僧衣多黑,而出师决胜之辰,多所避忌, 北齐 始也。今行军出师之日,忌见僧尼者,始自 北齐 之所忌黑也云尔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b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bì(ㄅ一ˋ)

    ⒈  躲,设法躲开:避雨。避暑。避世。避讳。回避。避重就轻。避世绝俗。

    ⒉  防止:避免。避孕。避嫌。避雷针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void、prevent、shun

    相关字词

    躲、就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辶、辟声

    English

    avoid; turn aside; escape; hide


  • (sē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sēng(ㄙㄥ)

    ⒈  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,梵语“僧伽”的简称:僧侣。僧尼。僧人。僧众。僧俗。高僧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onze、monk

    相关字词

    尼、俗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亻、曾声

    English

    Buddhist priest, monk; san of Sanskrit sangh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