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鸣雁

鸣雁 míng yàn

词语解释

(一)、《诗·邶风·匏有苦叶》:“雝雝鸣雁,旭日始旦,士如归妻,迨冰未泮。”毛 传:“雝雝,雁声和也。纳采用雁,旭日始出,谓大昕之时。”郑玄 笺:“雁者,随阳而处,似妇人从夫,故昏礼用焉。”后用“鸣雁”指嫁娶之事。北周 庾信《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》:“三星照夜,佇稽鸣雁之期;七日秉秋,坐廌飞皇之兆。”倪璠 注:“婚姻六礼皆用雁,故云鸣雁之期。”
(二)、鸣啼的大雁。三国 魏 阮籍《咏怀》之九:“鸣雁飞南征,鶗鴂发哀音。”南朝 宋 范泰《九月九日》诗:“劲风肃林阿,鸣雁惊时候。”宋 陆游《冬晴》诗:“鸣雁过长空,纤鳞泳清池。”
(三)、古地名。在今 河南省 杞县 北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衞侯 伐 郑,至于 鸣雁,为 晋 故地。”杨伯峻 注:“鸣雁 在今 河南 杞县 北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mí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鸣(鳴)míng(ㄇ一ㄥˊ)

    ⒈  鸟兽或昆虫叫:鸣啭。鸣唱。鸣叫。鸣禽。鸟鸣。

    ⒉  发出声音,使发出声音:鸣响。鸣奏。孤掌难鸣。

    ⒊  声明,发表意见、情感:鸣谢。鸣冤。百家争鸣。

    ⒋  闻名,著称:“以文鸣江东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ding、ring、sing、toll

    English

    cry of bird or animal; make sound


  • (yà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yàn(一ㄢˋ)

    ⒈  鸟类的一属,形状略像鹅,群居水边,飞时排列成行:雁行(háng )。雁序。雁阵(雁行整齐,如同军队布阵)。雁过拔毛(喻为牟利不放过任何机会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wild goose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隹,从人、厂声

    English

    wild goose


鸣雁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