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南冠

南冠 nán guān

词语解释

(一)、 俘虏的代称。
(二)、晋侯观于军府,见 钟仪,问之曰:南冠而絷者谁也?有司对曰:郑人所献楚囚也。--《左传.成公九年》。杜预注:南冠,楚冠也。
(三)、后世以南冠代被俘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 春秋 时 楚 人之冠。后泛指南方人之冠。

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:“ 晋侯 观於军府,见 钟仪 ,问之曰:‘南冠而縶者,谁也?’有司对曰:‘ 郑 人所献 楚 囚也。’”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 陈灵公 与 孔寧 、 仪行父 南冠以如 夏 氏。” 韦昭 注:“南冠, 楚 冠也。” 柳亚子 《题曼殊·<说部>》诗:“乌騅不逝山难拔,却戴南冠作 楚 囚。” 宋 周密 《志雅堂杂钞·人事》:“ 陈石泉 自北归,有北人 陈参政 者饯之《木兰花慢》云:‘归人犹未老,喜依旧著南冠。’”

(二)、借指囚犯。用 钟仪 事。

唐 骆宾王 《在狱咏蝉》:“西陆蝉声唱,南冠客思侵。” 宋 文天祥 《真州杂赋》诗:“十二男儿夜出关,晓来到处捉南冠。” 清 顾炎武 《赴东》诗之三:“未得诉中情,已就南冠縶。” 田汉 《南京狱中·赠陈同生》诗:“夜半呻吟杂啸歌,南冠何幸近名河。”

(三)、借指南方人。化用 钟仪 典。

北周 庾信 《率尔成咏》:“南冠今别 楚 , 荆 玉遂游 秦 。” 南朝 陈 江总 《遇长安使寄裴尚书》诗:“北风尚嘶马,南冠独不归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南冠的读音是nán guān,是俘虏的代称。楚国在南方,因此称楚冠为南冠。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。后泛称囚犯或战俘。亦作“南冠囚”,“南冠君子”,“南冠客”,“南冠”。图为唐 骆宾王 的《在狱咏蝉》,这首诗也用到了南冠这个词语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nán nā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nán(ㄋㄢˊ)

    ⒈  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右手的一边,与“北”相对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国(指中国南部)。南陲(南部边疆)。南极。南半球。

    ⒉  姓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nā(ㄋㄚ)

    ⒈  〔南无(mó)〕佛教用语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萨名的前面,如“南南阿弥陀佛”、“南南观世音菩萨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south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south; southern part; southward


  • (guān guà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guān(ㄍㄨㄢ)

    ⒈  帽子:衣冠。冠戴。冠盖(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,借指官吏)。衣冠楚楚。

    ⒉  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:冠子。鸡冠。树冠。冠状动脉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guàn(ㄍㄨㄢˋ)

    ⒈  把帽子戴在头上:沐猴而冠。

    ⒉  超出众人,居第一位:冠军。

    ⒊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coronal、coronet、crest、hat、precede、put on a hat、the best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:从冖、从寸、从元

    English

    cap, crown, headgear


南冠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