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霶霈

霶霈 pāng pèi

词语解释

(一)、大雨。
(二)、比喻盛大;盛多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大雨。

汉 焦赣 《易林·巽之离》:“隐隐大雷,霶霈为雨。” 唐 元稹 《献荥阳公诗五十韵启》:“持杯棬而承澍雨,自满而止,又安能测其霶霈之所至哉!” 清 曹寅 《望雨谣》:“幽天赫赫势霶霈,雷公振鐸驱山碎。”

(二)、比喻盛大;盛多。

唐 独孤及 《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见示之作》诗:“天旋物顺动,德布泽霶霈。” 唐 郑棨 《开天传信记》:“上坐未久,书生杀驴拔蒜备饌,酒肉霶霈,上顾而奇之。” 宋 欧阳修 《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》诗:“有时肆颠狂,醉墨洒霶霈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lǘ jū ㄌㄩˊ ㄐㄨ驴鞠(驴鞠)古代的一种马球运动。因在驴上击鞠,故称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黥》:“ 崔承宠 少从军,善驴鞠,逗脱杖捷如胶焉。”《新唐书·敬宗纪》:“甲子,观驴鞠、角觝于三殿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pā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pāng(ㄆㄤ)

    ⒈  〔霶霈(pèi)〕(雨)下得很大的样子,如“云飞扬兮雨霶霶。”

    English

    downpouring of rain


  • (pèi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pèi(ㄆㄟˋ)

    ⒈  大雨,亦喻帝王恩泽:霈泽。

    ⒉  雨盛的样子:霈然作雨。

    ⒊  自满的样子:霈然自得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雨、沛声

    English

    torrential rains, flow of water


霶霈相关词语

霶霈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