逋叛 bū pàn

词语解释

叛逃。亦指叛逃之人。《宋书·袁豹传》:“而野心不革,伺隙乘间,招聚逋叛,共相封殖,侵扰我 蛮獠,摇荡我疆垂。”《梁书·武帝纪下》:“所讨逋叛,巧籍隐年,闇丁匿口,开恩百日,各令自首,不问往罪。”《南史·循吏传·孙廉》:“或有身殞战场,而名在叛目,监符下讨,称为逋叛,録质家丁。”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叛逃。亦指叛逃之人。

《宋书·袁豹传》:“而野心不革,伺隙乘间,招聚逋叛,共相封殖,侵扰我 蛮獠 ,摇荡我疆垂。”《梁书·武帝纪下》:“所讨逋叛,巧籍隐年,闇丁匿口,开恩百日,各令自首,不问往罪。”《南史·循吏传·孙廉》:“或有身殞战场,而名在叛目,监符下讨,称为逋叛,録质家丁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逋叛是汉语词汇,读音bū pàn,意思是叛逃之人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b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bū(ㄅㄨ)

    ⒈  逃亡:逋逃。逋迁。逋荡。

    ⒉  拖欠:逋负。逋租。逋债。

    ⒊  拖延:逋留(逗留)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辶、甫声

    English

    flee, run away, leave debt unsettled


  • (pà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pàn(ㄆㄢˋ)

    ⒈  违背自己所属方面的利益投到敌对方面去:背叛。叛国。叛逃。叛徒。叛逆。叛变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etray、rebel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反、半声

    English

    rebel; rebellion; rebellio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