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刖 bǔ yuè

词语解释

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无趾 曰:‘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,吾是以亡足。今吾来也,犹有尊足者存,吾是以务全之也。’…… 孔子 曰:‘弟子勉之!夫 无趾,兀者也,犹务学以復补前行之恶,而况全德之人乎!’”王先谦 集解:“前恶亏德,求学以补之。”亡足,谓受刖刑。后因以“补刖”谓补救前愆,以全其德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 无趾 曰:‘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,吾是以亡足。今吾来也,犹有尊足者存,吾是以务全之也。’…… 孔子 曰:‘弟子勉之!夫 无趾 ,兀者也,犹务学以復补前行之恶,而况全德之人乎!’” 王先谦 集解:“前恶亏德,求学以补之。”亡足,谓受刖刑。后因以“补刖”谓补救前愆,以全其德。

宋 张耒 《次韵君复七兄见赠》:“嗟我尘埃费昏旦,补刖自怜闻道晚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补刖,拼音是bǔ yuè,是一个汉语词汇,释义为补救前愆,以全其德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bǔ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补(補)bǔ(ㄅㄨˇ)

    ⒈  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:缝补。补葺。亡羊补牢。

    ⒉  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:弥补。补充。贴补。补习。滋补。

    ⒊  益处:不无小补。于事无补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fill、mend、patch、repair

    相关字词

    挖、剜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衤、卜声

    English

    mend, patch, fix, repair, restore


  • (yuè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yuè(ㄩㄝˋ)

    ⒈  古代的一种酷刑,把脚砍掉:“昔卞和献宝,楚王刖之”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月、刂声

    English

    cutting off feet as form of punish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