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恒 bù héng

词语解释

(一)、不固定。
(二)、不平常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不固定。

《易·恒》:“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章句》:“断章有检,积句不恒。”

(二)、不平常。

《南史·宋纪上》:“ 玄 见帝,谓司徒 王謐 曰:‘昨见 刘裕 ,风骨不恒,盖人杰也。’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bù fǒu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bù(ㄅㄨˋ)

    ⒈  副词。

    ⒉  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    ⒊  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    ⒋  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    其他字义

    fǒu(ㄈㄡˇ)

    ⒈  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no、not

    相关字词

    没有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no, not; un-; negative prefix


  • (hé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héng(ㄏㄥˊ)

    ⒈  持久:恒心。恒久。恒定。恒齿。永恒。恒星。恒温。

    ⒉  经常的,普通的:恒言。

    ⒊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constant、lasting、permanent、usual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:从忄、从亘

    English

    constant, regular, persist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