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娶 shān qǔ

词语解释

古代以民之男女为山公、山妪的迷信活动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古代以民之男女为山公、山妪的迷信活动。

《后汉书·宋均传》:“ 均 为 九江 太守。 浚遒县 有 唐 后 二山,民共祠之。众巫遂取百姓男女以为公嫗,岁岁改易,既而不敢嫁聚,前后守令莫敢禁。 均 乃下书曰:‘自今以后,为山娶者皆娶巫家,勿扰良民。’於是遂絶。” 李贤 注:“以男为山公,以女为山嫗,犹祭之有尸主也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山娶,拼音是shān qǔ,是一个汉语词汇,释义为古代以民之男女为山公、山妪的迷信活动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shā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shān(ㄕㄢ)

    ⒈  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峦。山川。山路。山头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来风满楼(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)。

    ⒉  形状像山的:山墙(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。亦称“房山”)。

    ⒊  形容大声:山响。山呼万岁。

    ⒋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hill、mountain、jebel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:像山峰绵延之形

    English

    mountain, hill, peak


  • (qǔ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qǔ(ㄑㄨˇ)

    ⒈  把女子接过来成亲:娶亲。娶妻。迎娶。嫁娶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marry、wive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女、取声

    English

    marry, take wif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