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甲 shì jiǎ

词语解释

脱下战衣。谓士无戒备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庆氏 之马善惊,士皆释甲束马而饮酒,且观优。”亦指罢兵。汉 陈琳《为袁绍上汉帝书》:“虽欲释甲投戈,事不得已。”梁启超《新民说》:“昔 希腊 列邦,干戈相寻,一遇 波斯 之来袭,则忽释甲而相与歃血焉。”

详细解释

(一)、脱下战衣。谓士无戒备。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 庆氏 之马善惊,士皆释甲束马而饮酒,且观优。”亦指罢兵。 汉 陈琳 《为袁绍上汉帝书》:“虽欲释甲投戈,事不得已。” 梁启超 《新民说》:“昔 希腊 列邦,干戈相寻,一遇 波斯 之来袭,则忽释甲而相与歃血焉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释甲是汉语词语,拼音shì jiǎ,释义为脱下战衣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sh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释(釋)shì(ㄕˋ)

    ⒈  解说,说明:解释。注释。释文。释义。

    ⒉  消除,消散:释疑。释怨。涣然冰释(像冰融化了一样,嫌隙和疑虑都完全消除)。

    ⒊  放开,放下:释放。保释。手不释卷。

    ⒋ 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,后泛指佛教:释氏。释教。释子(和尚)。释藏(zàng )(佛教经典的总汇,分经、律、论三藏,包括汉译佛经和中国的一些佛教著述)。释典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dispel、explain、let go、release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采、声

    English

    interprete, elucidate; release


  • (jiǎ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jiǎ(ㄐ一ㄚˇ)

    ⒈  天干的第一位,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:甲子。花甲(六十岁的人)。

    ⒉  居于首位的,超过所有其它的:甲等。

    ⒊  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:一甲(名为“进士及第”);二甲(名为“进士出身”);三甲(名为“同进士出身”)。

    ⒋  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,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:盔甲。甲兵。甲士。

    ⒌  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:甲板。装甲车。

    ⒍  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:龟甲。

    ⒎  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:指甲。

    ⒏  旧时户口编制单位:保甲。甲长。

    ⒐  植物果实的外壳:甲坼(外表裂开)。

    ⒑  古同“胛”,肩胛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rmour、first、nail、shell

    造字法

    指事

    English

    armor, shell; fingernails; 1st heavenly ste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