识荆 shí jīng

词语解释

唐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生不用封万户侯,但愿一识韩荆州。” 表示愿拜见韩。后因以“识荆”为初次见面认识的敬辞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唐 李白 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 白 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:‘生不用封万户侯,但愿一识 韩荆州 。’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!” 韩荆州 ,指 韩朝宗 ,当时为 荆州 长史。后因以“识荆”为初次识面的敬辞。

唐 牟融 《赠韩翃》诗:“京国久知名,江河近识 荆 。” 明 王玉峰 《焚香记·相决》:“久闻先生风鑑,未曾识 荆 。” 田汉 《丽人行》第十七场:“ 刘先生 ,闻名已久没见过面,今天才有识 荆 的机会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“识荆”这是书面语上的一个敬辞,指初次见面或结识。该词出自李白的《与韩荆州书》中的:“生不用封万户侯,但愿一识韩荆州。”

英语翻译

have the honor of making your acquaintance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shí zh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识(識)shí(ㄕˊ)

    ⒈  知道,认得,能辨别:识辨。识破。识相(xiàng )。识途老马。

    ⒉  所知道的道理:知识。常识。

    ⒊  辨别是非的能力:见识。远见卓识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识(識)zhì(ㄓˋ)

    ⒈  记住:博闻强识。

    ⒉  标志,记号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讠、声


  • (jī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jīng(ㄐ一ㄥ)

    ⒈  落叶灌木,叶有长柄,掌状分裂,开蓝紫色小花,枝条可编筐篮等(亦称“楚”):紫荆。荆条。荆棘。披荆斩棘。

    ⒉  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:负荆请罪。

    ⒊  中国古代“九州”之一,春秋时楚国别称:荆州。荆璞(喻美质、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)。

    ⒋  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:拙荆。山荆。荆妻。

    ⒌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vitex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、从艹、刑声

    English

    thorns; brambles; my wife; ca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