黥卒 qíng zú

词语解释

宋 时在士兵脸上刺字,以防逃跑,故称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宋 时在士兵脸上刺字,以防逃跑,故称。

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神奇》:“ 祥符 中,方士 王捷 ,本黥卒,尝以罪配 沙门岛 。” 宋 蔡絛 《铁围山丛谈》卷五:“ 刘快活 信之 ,黥卒也。” 清 金农 《观猎》诗:“不若揖黥卒,尚知太白经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黥卒,汉语词语,读音为qíng zú,意思为宋时在士兵脸上刺字,以防逃跑,故称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qí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qíng(ㄑ一ㄥˊ)

    ⒈  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,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:黥首。

    ⒉  在人体上刺文字或图案并涂上颜色。

    English

    to tattoo; to brand the face of criminals


  • (zú cù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ú(ㄗㄨˊ)

    ⒈  兵:士卒。小卒。兵卒。

    ⒉  旧称差役:走卒。

    ⒊  死亡:病卒。生卒年月。

    ⒋  完毕,终了:卒岁(度过一年)。卒业(毕业)。

    ⒌  终于:卒胜敌军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cù(ㄘㄨˋ)

    ⒈  同“猝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obiit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

    English

    soldier; servant; at last, final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