牐板 zhá bǎn

词语解释

亦作“牐版”。闸门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亦作“ 牐版 ”。闸门。

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“若河水不乏,即收牐板,听舟楫往还为便。” 明 王圻 《三才图会·器用八·牐版》:“右牐版,与城门为重门。其制:用榆、槐木,广狭準城门,漫以生牛皮,裹以铁叶,两傍施铁环,贯铁索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zhá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há(ㄓㄚˊ)

    ⒈  古同“闸”,旧时城门的悬门;泛指以门控制通道的设施。

    English

    sluice; flood gate, canal lock


  • (bǎ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板(闆)bǎn(ㄅㄢˇ)

    ⒈  成片的较硬的物体:案板。板子。木板。板上钉钉。

    ⒉  诏书:诏板。

    ⒊  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,又指歌唱的节奏:檀板。鼓板。一字一板。荒腔走板。

    ⒋  不灵活,少变化:死板。呆板。

    ⒌  硬得像板子似的:板结。

    ⒍  见“老”字“老板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oard、plank、shutter、ban、bat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木、反声

    English

    plank, board; iron or tin pla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