曭莽 tǎng mǎng

词语解释

亦作“曭漭”。晦暗朦胧貌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亦作“ 曭漭 ”。晦暗朦胧貌。

《楚辞·远游》:“旹曖曃其曭莽兮,召玄武而奔属。” 洪兴祖 补注:“曭……日不明也。” 姜亮夫 校注:“曭莽,亦声训联绵字。曭即党后起分别义。党者,不鲜也。莽,亦为语尾……无义。” 晋 陆机 《感时赋》:“望八极以曭漭,普宇宙而寥廓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tǎ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tǎng(ㄊㄤˇ)

    ⒈  〔曭莽〕(太阳)不明亮。

    统一码

    曭字UNICODE编码U+66ED,10进制: 26349,UTF-32: 000066ED,UTF-8: E6 9B AD。

    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
  • (mǎ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mǎng(ㄇㄤˇ)

    ⒈  草,密生的草:莽原。草莽。

    ⒉  广大,辽阔:莽苍。莽莽(a.形容原野辽阔,无边无际;b.形容草木茂盛)。

    ⒊  古书上指一种短节竹。

    ⒋  粗鲁,冒失:莽汉。莽撞。鲁莽。

    ⒌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rank grass、rash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

    English

    thicket, underbrush; poisono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