羞燔 xiū fán

词语解释

进献炙肉。燔,通“膰”。古代祭祀用的炙肉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进献炙肉。燔,通“ 膰 ”。古代祭祀用的炙肉。

《仪礼·特牲馈食礼》:“羞燔者受加于肵,出。”肵,盛炙肉的祭器。

百度百科释义

羞燔,汉语词语,指进献炙肉。燔,通“ 膰 ”。古代祭祀用的炙肉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xi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xiū(ㄒ一ㄡ)

    ⒈  感到耻辱:羞耻。羞辱。羞恶。

    ⒉  难为情,害臊:害羞。羞惭。羞臊(sào )。羞愧。含羞。羞赧(因害臊而红了脸的样子)。羞怯。羞涩。

    ⒊  使难为情:羞人。你别羞我。

    ⒋  进献:“羞玉芝以疗饥”。

    ⒌  同“馐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e ashamed、shame、shy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兼形声:从羊、从丑、丑亦声

    English

    disgrace, shame; ashamed; shy


  • (fá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fán(ㄈㄢˊ)

    ⒈  焚烧:“燔诗书而明法度”。

    ⒉  烤肉使熟:燔肉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火、番声

    English

    to roast; to bur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