嗒焉 tà yān

词语解释

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南郭子綦 隐机而坐,仰天而嘘,荅焉似丧其耦。”陆德明 释文:“‘荅焉’,本又作嗒。”后以形容怅然若失的样子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 南郭子綦 隐机而坐,仰天而嘘,荅焉似丧其耦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‘荅焉’,本又作嗒。”后以形容怅然若失的样子。

清 曹寅 《贺新郎·又昭同患耳闭读其十迭迦陵韵词喜而率和》:“谁塞 函关 罅,悵连朝、嗒焉相对。” 清 陆长春 《香饮楼宾谈·董少宰》:“嗒焉僵立如木偶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嗒焉,汉语词汇,拼音tà yān,意指形容怅然若失的样子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tà dā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tà(ㄊㄚˋ)

    ⒈  〔嗒然〕形容懊丧的样子,如“嗒嗒若失”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dā(ㄉㄚ)

    ⒈  象声词,形容马蹄声、钟表声、机关枪声等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


  • (yā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yān(一ㄢ)

    ⒈  与介词“于”加代词“是”相当:心不在焉。不复出焉。

    ⒉  乃,才:必知乱之所自起,焉能治之。

    ⒊  文言疑问词,怎么,哪儿:且焉置土石?

    ⒋  文言助词:又何戚焉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here、how、why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thereupon, then; how? why? where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