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豸 tiě zhì

词语解释

指豸冠。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。冠之柱卷系铁铸成,故称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指豸冠。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。冠之柱卷系铁铸成,故称。

明 无名氏 《鸣凤记·鄢赵争宠》:“牙牌紫綬两垂腰,铁豸金章逞贵豪。”参见“ 獬豸冠 ”、“ 柱卷 ”。

百度百科释义

铁豸,读音为tiě zhì ㄊㄧㄝ ˇ ㄓㄧˋ,是一个汉语词语,意思是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tiě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铁(鐵)tiě(ㄊ一ㄝˇ)

    ⒈  一种金属元素,工业上用途极广,可以炼钢,可制各种器械,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。

    ⒉  形容坚硬:铁拳。铁军。铁骑。金戈铁马。铁汉。铁蹄。铁腕。

    ⒊  形容确定不移:铁铮铮。铁的纪律。铁证。

    ⒋  形容刚正:铁面无私。

    ⒌  形容表情严肃:他总是铁着脸。

    ⒍  黑色:铁骊。铁青。

    ⒎  兵器的代称:手无寸铁。

    ⒏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iron、determine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

    English

    iron; strong, solid, firm


  • (zh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hì(ㄓˋ)

    ⒈  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:虫豸(虫子的通称)。

    ⒉  〔獬豸〕见“獬”。

    ⒊  解决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insect without feet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KangXi radical 153; legless insects; a legendary bea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