惝惘 chǎng wǎng

词语解释

亦作“惝罔”。惊惧貌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亦作“ 惝罔 ”。惊惧貌。

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怪神·世间多有亡人魄持其家语声气所说良是》:“ 汉直 顾见其家,怪其如此;家见 汉直 ,谓其鬼也,惝惘良久。”《楚辞·严忌<哀时命>》:“悵惝罔以永思兮,心紆軫而增伤。” 洪兴祖 补注:“惝,惊也。” 三国 魏 阮籍 《大人先生传》:“心惝惘而遥思兮,眇迴目而弗睎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丹砂可学赋》:“轩惝惘於长虹,阶侘傺於奔鲸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惝惘,是汉语词汇,解释为惊惧貌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chǎ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chǎng(ㄔㄤˇ)、tǎng(ㄊㄤˇ)

    ⒈  失意的样子:惝然。惝恍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忄、尚声

    English

    alarmed, agitated


  • (wǎ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wǎng(ㄨㄤˇ)

    ⒈  不得意:怅惘。惘惘(心中若有所失)。迷惘。惘然若失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忄、罔声

    English

    disconcerted, dejected, discourag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