崽子 zǎi zi

词语解释

(多用作骂人的话)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孩子;儿子。
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滱水》:“至若孌婉丱童及弱年崽子,或单舟採菱,或叠舸折芰。”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四:“‘崽子’,母亲一边擦眼睛,一边说:‘你要能长大成人,可别忘了你爹是怎么死的呀。’”

(二)、幼小的鸟兽。

《红楼梦》第四三回:“方纔你们送来野鸡崽子汤,我嚐了一嚐,倒有味儿。”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二四:“这马硬实,口又轻,肚子里还带个崽子,开春就是一变俩,你牵上吧。”

(三)、詈词。

《红楼梦》第五八回:“这一点小崽子,也挑么挑六,咸嘴淡舌,咬羣的骡子似的!”

(四)、娈童。

清 陈贞慧 《书事七则·防乱公揭本末》:“ 鋮 归,潜跡南门之 牛首 ,不敢入城。向之裘马驰突,庐儿崽子,焜燿通衢,至此奄奄气尽矣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zǎi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ǎi(ㄗㄞˇ)

    ⒈  小孩子。

    ⒉  幼小的动物:猪崽儿。崽子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son、young、young animal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山、思声

    English

    a child, a servant; a diminutive


  • (zǐ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ǐ(ㄗˇ)

    ⒈  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
    ⒉  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
    ⒊  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
    ⒋  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
    ⒌  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 )。棋子儿。

    ⒍  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
    ⒎  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
    ⒏  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
    ⒐  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
    ⒑  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
    ⒒  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
    ⒓  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
    ⒔  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
    ⒕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son、child、seed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:像小孩子在襁褓中

    English

    offspring, child; fruit, seed of; 1st terrestrial branc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