榛秽 zhēn huì

词语解释

(一)、亦作“榛薉”。丛生的杂草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郤正传》:“故力征以勤世,援华英而不遑,岂暇脩枯籜於榛秽哉!”唐 柳宗元《永州崔中丞万石亭记》:“於是刳闢朽壤,翦焚榛薉。”
(二)、喻邪恶。《宋书·武帝纪中》:“许 郑 风靡,巩 洛 载清,伪牧逆藩,交臂请罪,百年榛秽,一朝扫涤。”

详细解释

(一)、亦作“ 榛薉 ”。丛生的杂草。

《三国志·蜀志·郤正传》:“故力征以勤世,援华英而不遑,岂暇脩枯籜於榛秽哉!” 唐 柳宗元 《永州崔中丞万石亭记》:“於是刳闢朽壤,翦焚榛薉。”

(二)、喻邪恶。

《宋书·武帝纪中》:“ 许 郑 风靡, 巩 洛 载清,伪牧逆藩,交臂请罪,百年榛秽,一朝扫涤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【拼音】 zhēn huì【注音】ㄓㄣ ㄏㄨㄟˋ【条目】榛秽(榛秽)【引证解释】亦作“ 榛薉 ”。 1.丛生的杂草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郤正传》:“故力征以勤世,援华英而不遑,岂暇脩枯箨於榛秽哉!” 唐 柳宗元 《永州崔中丞万石亭记》:“於是刳辟朽壤,翦焚榛薉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zhē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hēn(ㄓㄣ)

    ⒈  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结球形坚果,称“榛子”,果仁可食。木材可做器物。

    ⒉  丛杂的草木:榛芜。莽榛。榛薄(草木丛生的地方,引申为指幽僻的地方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nut-tree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木、秦声

    English

    hazelnut; thicket, underbrush


  • (hu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秽(穢)huì(ㄏㄨㄟˋ)

    ⒈  肮脏:秽恶(è)。秽浊。污秽。

    ⒉  丑恶的:秽行(xíng)。秽迹。秽气。秽语。淫秽。自惭形秽。

    ⒊  田中多杂草,荒芜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dirty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禾、岁声

    English

    dirty, unclean; immoral, obsce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