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篙 zhú gāo

词语解释

撑船的长竹竿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撑船的长竹竿。

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政事》:“﹝ 陶公 ﹞尝发所在竹篙,有一官长连根取之,仍当足。乃超两阶用之。” 唐 韩愈 《潭州泊船呈诸公》诗:“暗浪舂楼堞,惊风破竹篙。” 清 查慎行 《逆风上滩歌》:“船头喜鋭不喜方,竹篙用短不用长。” 吴组缃 《山洪》六:“ 三官 不作声,把眼睛掉转,望在河滩边的渡船上,那竹篙上停着一只白颈老鸦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篙是一根长竹竿或木棒,是一种最简单的推进工具,最适合于浅水河道和近岸航行的船舶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zhú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hú(ㄓㄨˊ)

    ⒈  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:竹子。竹叶。竹笋。竹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竹刻。

    ⒉  指竹制管乐器:金石丝竹。

    ⒊  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
    ⒋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amboo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:像竹形

    English

    bamboo; flute; KangXi radical 118


  • (gāo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gāo(ㄍㄠ)

    ⒈  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:竹篙。篙工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arge pole、punt-pole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竹,高声

    English

    pole used punt boa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