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毋乃

毋乃 wú nǎi

词语解释

(一)、莫非;岂非。
(二)、犹无奈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莫非;岂非。

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君反其国而有私也,毋乃不可乎?”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今废先王德教之官,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,毋乃任刑之意与?” 清 袁枚 《新齐谐·百四十村》:“ 周叟 颇喜饮,今不来卖薪,又不来称祝,毋乃病乎?”

(二)、犹无奈。

宋 赵时庚 《金漳兰谱·品兰高下》:“虽有不韙之谓,毋乃地邇而气殊,叶萎而花蠹,或不能得培植之三昧者耶?” 清 姜埰 《秋怀》诗:“君子守故辙,毋乃见者嗤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毋乃是一个汉语词汇,基本意思是莫非;岂非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wú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wú(ㄨˊ)

    ⒈  不要,不可以:毋妄言。宁缺毋滥。

    ⒉  不:毋庸。毋宁(nìng )。

    ⒊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no、not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女、母省声

    English

    do not; not; surname; rad. 80


  • (nǎi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nǎi(ㄋㄞˇ)

    ⒈  才:今乃得之。“断其喉,尽其肉,乃去”。

    ⒉  是,为:乃大丈夫也。

    ⒊  竟:乃至如此。

    ⒋  于是,就:“因山势高峻,乃在山腰休息片时”。

    ⒌  你,你的:乃父。乃兄。“家祭无忘告乃翁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e、so、therefore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then; really, indeed; as it turned out, after all; namely


毋乃相关词语

毋乃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