棰杖 chuí zhàng

词语解释

(一)、犹棍棒。
(二)、箠杖:(一)、棍棒。
(三)、用棍棒拷打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犹棍棒。

《后汉书·列女传·董祀妻》:“或便加棰杖,毒痛参并下。”

(二)、箠杖:1.棍棒。

汉 王充 《论衡·订鬼》:“病者因剧身体痛,则谓鬼持箠杖殴击之。”

(三)、用棍棒拷打。

元 刘祁 《归潜志》卷八:“ 兴定 初, 朮虎高琪 为相,恶士大夫,有罪輒以军储论,加箠杖。” 明 张居正 《乞宥言官疏》:“荷蒙圣慈俯从,曲赐宽宥,免其箠杖,天下莫不称仁焉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棰杖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chuí zhàng,是指棍棒,也指用棍棒拷打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chuí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chuí(ㄔㄨㄟˊ)

    ⒈  短木棍:“一尺之棰,日取其半,万世不竭”。

    ⒉  用棍子打,杖刑:“笞棰暴国,齐一天下”。

    ⒊  鞭子,鞭打:“士以马棰击亭长”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木、垂声


  • (zhà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hàng(ㄓㄤˋ)

    ⒈  扶着走路的棍子:手杖。拐杖。

    ⒉  泛指棍棒:擀面杖。禅杖。

    ⒊  古代刑罚之一,用棍打:杖脊。

    ⒋  古同“仗”,恃,凭倚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astinado、staff、staves、verge、wand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木、丈声

    English

    cane, walking sti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