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子 dǐng zi

词语解释

(一)、亭子、塔、轿子等顶上的装饰部分。
(二)、顶珠。
(三)、房顶:挑(tiǎo)顶子(拆修房顶)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 清 代官员的冠顶饰物。用宝石或珊瑚、水晶、玉石、金属等制成,以其质料和颜色分别官阶的品级。
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七回:“打开一看,里头原来是一座娃娃脸儿一般的整珊瑚顶子,配着个碧緑的翡翠翎管儿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回:“如果要讲起身分来,不要説是你一个做跑堂的算得什么,就是 泰兴县 县大老爷,比比顶子,要比我差着好几级呢!” 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这门口我刚来的时候,不是个蓝顶子,正三品都进不来。”参阅 周钖保 《中国古代服饰史》第十四章第二节一。

(二)、借指 清 朝官员。

郭沫若 《山中杂记·铁盔》:“五岁发蒙的时候,在他家里已经教出了不少的‘顶子’了。”

(三)、指建筑物的顶部。

冰心 《寂寞》:“午后我就回来,你先把顶子编上。”

(四)、钉子。喻难以对付的人或事。

《海上花列传》第四五回:“ 痴鸳 连碰两个顶子,并不介意。” 刘半农 《与疑古玄同抬杠》:“我为了拟广告,已碰了不少的顶子;如今再碰你最老最好的朋友一个顶子,也自然是别有风味的。”

(五)、亭子、塔、轿子等顶上的装饰部分。

百度百科释义

顶子,清代礼帽顶饰,是区别官员品级的重要标志。用宝石或珊瑚、水晶、玉石、金属等制成,以其质料和颜色分别官阶的品级。

英语翻译

official cap button in the Qing Dynasty; roof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dǐ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顶(頂)dǐng(ㄉ一ㄥˇ)

    ⒈  最高的,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:顶点。头顶。山顶。顶巅。顶尖。

    ⒉  用头支承:顶承。顶天立地。

    ⒊  支撑,抵住:顶礼(佛教徒最尊敬的跪拜礼节,两手伏地,以头抵住受拜人的脚)。顶门立户。

    ⒋  从下面拱起:种子发芽把土顶起来了。

    ⒌  最,极:顶好。顶多。顶大。

    ⒍  相对着:顶风。顶头。

    ⒎  相当,等于:一个顶俩。

    ⒏  担当:顶班。不顶事。

    ⒐  代替:顶罪。冒名顶替。

    ⒑  争辩,冲撞:顶嘴。

    ⒒  量词,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:两顶帽子。

    ⒓  到(某个时间):昨天顶十二点才到家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peak、carry on the head、gore、prop up、tip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页、丁声

    English

    top, summit, peak; to carry on the head


  • (zǐ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ǐ(ㄗˇ)

    ⒈  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
    ⒉  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
    ⒊  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
    ⒋  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
    ⒌  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 )。棋子儿。

    ⒍  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
    ⒎  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
    ⒏  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
    ⒐  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
    ⒑  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
    ⒒  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
    ⒓  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
    ⒔  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
    ⒕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son、child、seed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:像小孩子在襁褓中

    English

    offspring, child; fruit, seed of; 1st terrestrial branc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