咡丝 èr sī

词语解释

谓蚕口上下吐丝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谓蚕口上下吐丝。

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蚕咡丝而商弦絶,或感之也。” 高诱 注:“老蚕上下丝於口,故曰咡丝……咡或作‘珥’。蚕老时,丝在身中正黄,达见於外如珥也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èr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èr(ㄦˋ)

    ⒈  口旁,口耳之间:“负剑辟咡诏之。”

    ⒉  蚕吐丝,引申为以丝作琴弦。

    ⒊  古同“饵()”。

    English

    side of mouth


  • (s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丝(絲)sī(ㄙ)

    ⒈  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,是织绸缎等的原料:蚕丝。丝绸。缂(kè)丝(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。亦作“刻丝”)。

    ⒉  像丝的东西:铁丝。菌丝。肉丝。游丝。

    ⒊  计量单位名,10忽是1丝,10丝是1毫。

    ⒋  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:一丝不差。 一丝笑容。

    ⒌  绵长的思绪或感情:情丝。愁丝。

    ⒍  指弦乐器:丝竹(琴、瑟、箫、笛等乐器的总称。竹指管乐器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 threadlike thing、silk、thread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

    English

    silk; fine thread; wire; string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