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谤 fù bàng

词语解释

犹腹诽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犹腹诽。

梁启超 《论正统》:“而有腹谤者,则曰大不敬;有指斥者,则曰逆不道也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释印慈 幼时入读私塾。1927年在青塘祗园寺拜师出家。1930年在赣州光孝寺受戒。中年时云游赣、浙名山寺庙,曾在南昌承恩寺、赣州寿量寺、宁都祗园寺、兴国千僧寺、石城宝福寺、杭州菖蒲寺等寺庙任住持。新中国成立后,1956年入中国佛教学院学习两年半,结业后回宁都先后任青莲寺、海莲寺住持。系中国佛教学会常务理事,第四届江西省政协委员,四至六届县政协常委,三至五届县人大代表。1993年9月在宁都永宁寺圆寂,享年八十五岁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fù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fù(ㄈㄨˋ)

    ⒈  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,介于胸和骨盆之间,包括“腹壁”、“腹腔”及内脏(通常称“肚子”):腹部。腹膜。腹水。腹泻。腹疾。心腹(喻极亲近的人)。腹稿。腹诽(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。亦作“腹非”)。遗腹子。

    ⒉  喻地区的前部、内部或中部:腹地。腹背受敌。

    ⒊  厚:“(冬季之月)冰方盛,水泽腹坚,命取冰。”

    ⒋  怀抱:“出入腹我。”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bdomen、antinode、paunch、ventro-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月、复声

    English

    stomach, belly, abdomen; inside


  • (bà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谤(謗)bàng(ㄅㄤˋ)

    ⒈  恶意攻击别人,说别人的坏话:谤讥。谤讪。谤议。谤毁。诽谤。

    ⒉  责备:谤木(传说中舜设立的供人写谏言的木牌,后代仿效。亦称“华表木”)。“厉王虐,国人谤王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defame、slander、vilify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讠、旁声

    English

    slander, libe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