烰炭 fú tàn

词语解释

方言。木柴经过燃烧后剩下的块状物,经闭熄后而成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方言。木柴经过燃烧后剩下的块状物,经闭熄后而成。

宋 苏轼 《格物粗谈·器用》:“铁锈以烰炭乾擦则快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虫二·蚁》:“﹝白蚁﹞性畏烰炭、桐油、竹鸡云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烰炭,是汉语词汇,解释为方言,指木柴经过燃烧后剩下的块状物,经闭熄后而成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fú páo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fú(ㄈㄨˊ)

    ⒈  热气上升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páo(ㄆㄠˊ)

    ⒈  古通“庖”:“其君令烰人养之。”

    统一码

    烰字UNICODE编码U+70F0,10进制: 28912,UTF-32: 000070F0,UTF-8: E7 83 B0。

    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
  • (tà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tàn(ㄊㄢˋ)

    ⒈  把木材和空气隔绝,加高热烧成的一种黑色燃料:木炭。炭素。炭笔。炭画。

    ⒉  像炭的东西:山楂炭。

    ⒊  煤:石炭。焦炭。泥炭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char、charcoal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火、岸省声

    English

    charcoal; coal; carb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