圭窬 guī yú

词语解释

犹圭窦。墙上的小门。借指穷人家的门户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犹圭窦。墙上的小门。借指穷人家的门户。

《礼记·儒行》:“环堵之室,篳门圭窬,蓬户瓮牖。” 郑玄 注:“圭窬,门旁窬也,穿墙为之,如圭矣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四时赋》:“空牀连流,圭窬淹滞,网丝蔽户,青苔绕梁。” 清 张芳 《黛史》:“夫圭窬之息,非有却扇之姿也;缝裳女嬪,非有出镜之艳也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gu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guī(ㄍㄨㄟ)

    ⒈  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,上圆(或剑头形)下方:圭角(jiǎo )(圭的棱角,喻锋芒)。

    ⒉  古代测日影的器具:圭表(a.测日影的器具;b.标准)。圭臬(指标准、法度,如“奉为圭圭”)。

    ⒊  古代容量单位(一升的十万分之一):圭撮(喻小量)。圭勺。

    ⒋  古代重量单位,十圭重一铢,二十四铢重一两,十六两重一斤。

    ⒌  洁:圭田(古代卿大夫供祭祀用的田)。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

    English

    jade pointed at top


  • (yú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yú(ㄩˊ)

    ⒈  从墙上爬过去:穿窬之盗(穿墙和爬墙的贼)。

    ⒉  中空:“乃为窬木方板,以为舟航”。

    English

    a small door or window; a hole in the wall to cut through a wa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