缙绅 jìn shēn

古代称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。也作搢绅。,
(一)、插笏于绅带间,旧时官宦的装束。亦借指士大夫。《汉书·郊祀志上》:“其语不经见,縉绅者弗道。” 颜师古 注:“ 李奇 曰:‘縉,插也,插笏於绅。’……字本作搢,插笏於大带与革带之间。” 清 王应奎 《柳南随笔》卷四:“故事:官批讼牒,必以硃笔点讼者姓名。其人或係縉绅,则用圈焉。” 丁玲 《母亲》:“几个还没有下乡去的老缙绅,维持城里的秩序。”(二)、见“ 縉绅録 ”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jì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缙(縉)jìn(ㄐ一ㄣˋ)

    ⒈  〔缙绅〕古代称官僚或做过官的人。亦作“搢绅”。

    ⒉  赤色的帛。

    English

    red silk


  • (shē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绅(紳)shēn(ㄕㄣ)

    ⒈  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子,引申为束绅的人:绅束(用带子束腰,喻约束)。缙绅(旧时高官的装束,转用为官宦的代称)。

    ⒉  旧称地方上有势力、有地位的人:绅士。乡绅。官绅。土豪劣绅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纟、申声

    English

    girdle; tie, bind; gentr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