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警 biān jǐng

词语解释

亦作“边儆”。边境的警报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亦作“ 边儆 ”。边境的警报。

宋 刘克庄 《再和实之》之二:“与君未得便安闲,边警偏能恼涧槃。” 明 朱国祯 《涌幢小品·唐先生》:“然世庙实以边儆怀怒,托此为词。” 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铁路上》:“偶有边警,征兵筹餉,朝发夕至,则粮臺可省,兵额亦可酌裁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biā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边(邊)biān(ㄅ一ㄢ)

    ⒈  物体的周围部分,外缘:边缘。边沿。

    ⒉  国家或地区交界处:边疆。边界。边防。边境。边陲(边境)。

    ⒊  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:等边三角形。

    ⒋  旁侧,近旁:身边。边锋。

    ⒌  方面:边干(gàn )边学。

    ⒍  表示方位:上边。外边。

    ⒎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order、margin、side

    造字法

    原为形声

    English

    edge, margin, side, border


  • (jǐ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jǐng(ㄐ一ㄥˇ)

    ⒈  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,戒备,告诫:警卫。警世。警告。警戒。警备。警惕。警省(xǐng )(警惕醒悟)。

    ⒉  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:警号。警报。警钟。

    ⒊  感觉敏锐,见解独到:警句。警觉(jué)。机警。

    ⒋  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:警察。警士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larm、alert、police、vigilant、warn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言、敬声

    English

    guard, watch; alert, alar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