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渜濯

渜濯 nuǎn zhuó

词语解释

给尸体洗浴过的温水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给尸体洗浴过的温水。

《仪礼·士丧礼》:“渜濯弃于坎。” 郑玄 注:“沐浴餘潘水、巾櫛、浴衣,亦并弃之。古文渜作缘, 荆 沔 之间语。” 贾公彦 疏:“潘水既经温煮,名之为渜;已将沐浴,谓之为濯。已沐浴讫,餘潘水弃于坎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渜濯,读音nuǎn zhuó,汉语词语,基本意思为给尸体洗浴过的温水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nuǎn nuá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nuǎn(ㄋㄨㄢˇ)

    ⒈  热水:“渜濯弃于坎。”

    其他字义

    nuán(ㄋㄨㄢˊ)

    ⒈  〔渜水〕今中国河北省滦河的古称。

    异体字


  • (zhuó zhào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huó(ㄓㄨㄛˊ)

    ⒈  洗:濯足。

    ⒉  〔濯濯〕形容山无草木,光秃秃的,如“濯濯童山”。

    ⒊  祓除罪恶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zhào(ㄓㄠˋ)

    ⒈  古通“棹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wash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氵、翟声

    English

    wash out, rinse; cleanse


渜濯相关词语

渜濯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