氅衣 chǎng yī

词语解释

古代罩于衣服外的大衣,可以遮风寒,其形制不一。明 刘若愚《酌中志·内臣佩服纪略》:“氅衣,有如道袍袖者,近年陋製也。旧製原不缝袖,故名曰氅也,綵素不拘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五二回:“把昨儿那一件孔雀毛的氅衣给他罢。”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古代罩于衣服外的大衣,可以遮风寒,其形制不一。

明 刘若愚 《酌中志·内臣佩服纪略》:“氅衣,有如道袍袖者,近年陋製也。旧製原不缝袖,故名曰氅也,綵素不拘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五二回:“把昨儿那一件孔雀毛的氅衣给他罢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chǎ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chǎng(ㄔㄤˇ)

    ⒈  大衣,外套:大氅。

    ⒉  古代指一种像鹤的水鸟的羽毛,用以做衣服和仪仗中的旗幡:鹤氅。戈氅。戟氅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cloak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毛、敞声

    English

    overcoat; down feathers


  • (y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yī(一)

    ⒈  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:衣服。衣着(zhuó)。衣冠。衣架。衣锦还(huān)乡。

    ⒉  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:炮衣。糖衣。肠衣。

    ⒊  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“胞衣”。

    ⒋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clothes、clothing、coating、covering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:像上衣形

    English

    clothes, clothing; cover, sk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