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雉尾莼

雉尾莼 zhì wěi chún

词语解释

初生的蓴菜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初生的蓴菜。

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羹臛法》:“四月蓴生茎而未叶,名作雉尾蓴,第一肥美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zh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hì(ㄓˋ)

    ⒈  鸟,雄的羽毛很美,尾长;雌的淡黄褐色,尾较短。善走,不能久飞。肉可食,羽毛可做装饰品。通称“野鸡”。

    ⒉  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,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。

    ⒊  城墙:雉堞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pheasant

    English

    pheasant; crenellated wall


  • (wěi yǐ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wěi(ㄨㄟˇ)

    ⒈  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:尾巴。尾鳍。鸟尾。

    ⒉  末端:排尾。船尾。尾声。尾骨。尾灯。尾数。尾音。结尾。扫尾。虎头蛇尾。

    ⒊  在后面跟:尾随。尾追。

    ⒋  量词,指鱼:三尾鱼。

    ⒌  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yǐ(一ˇ)

    ⒈  特指马尾(wěi )巴上的毛:马尾罗。马尾儿提豆腐―提溜不起来。

    ⒉  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:三尾儿(雌蟋蟀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cauda、offal、trail

    相关字词

    头、首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tail, extremity; end, stern


  • (chú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莼(蒓)chún(ㄔㄨㄣˊ)

    ⒈  〔莼菜〕多年生水草,浮在水面,叶子椭圆形,开暗红色花。茎和叶背面都有黏液,可食。简称“莼”。

    ⒉  (蒓)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艹、纯声

    English

    an edible water plant-brasenia


雉尾莼相关词语

雉尾莼相关成语

汉字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