吹葭 chuī jiā

词语解释

古代候气之法,以葭莩灰填律管之内端,气至则灰散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古代候气之法,以葭莩灰填律管之内端,气至则灰散。

《后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候气之法,为室三重,户闭,涂衅必周,密布緹縵。室中以木为案,每律各一,内庳外高,从其方位,加律其上,以葭莩灰抑其内端,案历而候之,气至者灰动。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,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。” 唐 杜甫 《小至》诗:“刺绣五纹添弱线,吹葭六琯动飞灰。” 明 高启 《至日夜坐客馆》诗:“旅踪犹泊梗,阳气又吹葭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chuī jiā ㄔㄨㄟ ㄐㄧㄚ吹葭古代候气之法,以葭莩灰填律管之内端,气至则灰散。《后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候气之法,为室三重,户闭,涂衅必周,密布缇缦。室中以木为案,每律各一,内庳外高,从其方位,加律其上,以葭莩灰抑其内端,案历而候之,气至者灰动。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,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。” 唐 杜甫 《小至》诗:“刺绣五纹添弱线,吹葭六琯动飞灰。” 明 高启 《至日夜坐客馆》诗:“旅踪犹泊梗,阳气又吹葭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chu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chuī(ㄔㄨㄟ)

    ⒈  合拢嘴唇用力出气:吹打。吹灯(a.把灯火吹灭;b.喻人死亡;c.喻失败、垮台)。吹毛求疵。吹鼓手(a.办婚、丧事时吹奏鼓乐的人;b.胡乱吹捧和宣扬别人的人)。吹灰之力。

    ⒉  说大话:吹牛。吹嘘。

    ⒊  类似吹的动作:吹拂。风吹草动。

    ⒋  (事情)失败:吹台。

    ⒌  消息流传,鼓动宣传:鼓吹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low、boast、puff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左形右声

    English

    blow; puff; brag, boast


  • (jiā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jiā(ㄐ一ㄚ)

    ⒈  初生的芦苇:葭芦。葭莩(①芦苇中的薄膜;②喻关系疏远的亲戚,如“葭葭之亲”)。

    ⒉  古同“笳”,一种乐器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上形下声

    English

    bulrush, reed; flute, whist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