蛤蜊 gé lí

(一)、软体动物,长约3厘米,壳卵圆形,淡褐色,边缘紫色。生活在浅海底。
(二)、文蛤的通称。,
(一)、软体动物。生活在浅海泥沙中。壳卵圆形、三角形或长椭圆形,两壳相等,肉可食,味鲜美。《南史·王融传》:“不知许事,且食蛤蜊。” 唐 皮日休 《病酒》诗:“何事晚来还欲饮,隔墙闻卖蛤蜊声。” 明 陈继儒 《珍珠船》卷四:“蛤蜊候风雨,能以壳为翅飞。” 冰心 《寄小读者》二十:“海风似在催我归去。归途中很怅惘。只是还买了一筐新从海里拾出的蛤蜊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gé há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gé(ㄍㄜˊ)

    ⒈  〔蛤蜊〕软体动物,壳形卵圆,色淡褐,稍有轮纹,内白色,栖浅海沙中,肉可食。

    ⒉  〔文蛤〕软体动物,略呈三角形,栖近海沙泥中,有黑白两种,幼时称“棋子蛤”。

    ⒊  〔蛤蚧〕爬行动物,土黄色,像壁虎,头大,尾部灰色,有红色斑点。中医用作强壮剂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há(ㄏㄚˊ)

    ⒈  〔蛤蟆〕青蛙和蟾蜍的统称(“蟆”读轻声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clam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虫、合声

    English

    clam


  • (l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lì(ㄌ一ˋ)

    ⒈  〔蛤()蜊〕见“蛤”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虫、利声

    English

    cl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