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贝 gǔ bèi

词语解释

古代的骨质货币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古代的骨质货币。

郭沫若 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第二篇第二章第三节:“古代的原始货币是用介类的,我国货币的历史是由真贝而珧贝而骨贝而铜贝(所谓蚁鼻钱),而成为以后的铅刀铁线等。”参阅 王献唐 《中国古代货币通考》第一篇第二章丁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gǔ g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gǔ(ㄍㄨˇ)

    ⒈  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、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:骨头。骨骼(全身骨头的总称)。骨节。骨肉(a.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,亦称“骨血”;b.喻紧密相连,不可分割的关系)。骨干(gàn)。

    ⒉  像骨的东西(指支撑物体的骨架):伞骨。扇骨。

    ⒊  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:骨力(a.雄健的笔力;b.刚强不屈的气概)。风骨(古典文艺理论术语,指文章的艺术风格,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)。

    ⒋  指人的品质、气概:侠骨。骨气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gū(ㄍㄨ)

    ⒈  〔骨朵儿(duor )〕尚未开放的花朵。

    ⒉  〔骨碌〕滚动(“碌”读轻声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one、jackstraw、os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
  • (bèi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贝(貝)bèi(ㄅㄟˋ)

    ⒈  蛤蜊、珠母、刀蚌、文蛤等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。

    ⒉  指贝类动物的硬壳:贝壳。贝雕。

    ⒊  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。

    ⒋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shellfish、cowrie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sea shell; money, currenc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