秕谷 bǐ gǔ

词语解释

不饱满的稻谷或谷子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子粒不饱满的谷子。

章炳麟 《新方言·释植物》:“《説文》:秕,不成粟也。今谓不成粟者为秕穀。” 鲁迅 《呐喊·故乡》:“沙地上,下了雪,我扫出一块空地来,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,撒下秕谷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秕谷指子粒不饱满的稻谷或谷子。也叫“秕谷子”。可以作为填充物做成枕头。也可以用粉碎机打成秕谷糠喂养家禽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bǐ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bǐ(ㄅ一ˇ)

    ⒈  子实不饱满:秕子(不饱满的子实)。秕糠(秕子和糠,喻没有价值的东西)。

    ⒉  坏,不良:秕政(不良的政治措施)。

    ⒊  古同“纰”,纰谬。

    相关字词

    瘪、饱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禾、比声

    English

    empty grain or rice husk, chaff


  • (gǔ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谷(穀)gǔ(ㄍㄨˇ)

    ⒈  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,或指两山之间:山谷。河谷。

    ⒉  喻困境:进退维谷(进退两难)。

    ⒊  庄稼和粮食的总称:五谷。百谷。

    ⒋  粟的别称,亦指稻的子实:谷物。谷米。稻谷。

    ⒌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paddy、vale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