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炮 dà pào

词语解释

口径大的火炮乃架大炮击城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比喻好说大话或好发表激烈意见的人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口径大的火炮。

《清史稿·兵志十一》:“自数千斤以至万斤大炮,或钢或铜均可自造。”

(二)、比喻好发表激烈意见或喜欢发议论的人。

周立波 《诸葛亮会》:“他被 小刘 这大炮一轰,脸胀红了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二:“这人就是 黄奋 ,有名的‘大炮’。”

(三)、大礮:1.发掷石弹的武器。

《资治通鉴·唐肃宗至德二载》:“贼初逼城急, 光弼 作大礮,飞巨石,一发輒毙二十餘人。”《旧唐书·李光弼传》作“强弩发石以击之”。《明通鉴·熹宗天启二年》:“乃用巨木为机关,转索发礮,飞千钧石击之。又以大礮击牛,牛返走,贼大败去。”

(四)、古代一种爆炸性武器。

《续资治通鉴·宋理宗绍定五年》:“时有大礮,名震天雷,以铁罐盛药,以火点之,礮起火发,其声如雷,闻百里外,所爇围半亩已上。”

(五)、口径大的火炮。

清 福格 《听雨丛谈·礮考》:“ 大清 天聪 五年造红衣大礮。” 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火器》:“大礮用大粒火药。”

英语翻译

cannon; artillery; big gun; CL:门,尊; trad. form 大炮 also used; one who talks big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dà dài tài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dà(ㄉㄚˋ)

    ⒈  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
    ⒉  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
    ⒊  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

    ⒋  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

    ⒌  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

    ⒍  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
    ⒎  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

    ⒏  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
    ⒐  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dài(ㄉㄞˋ)

    ⒈  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
    ⒉  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tài(ㄊㄞˋ)

    ⒈  古通“太”。

    ⒉  古通“泰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ig、great、bigness、greatness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
  • (páo bāo pào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páo(ㄆㄠˊ)

    ⒈  烧:炮炙。炮烙(luò)。炮制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bāo(ㄅㄠ)

    ⒈  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:把湿衣服搁在热炕上炮干。

    ⒉  一种烹调方法,在旺火上急炒:炮羊肉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pào(ㄆㄠˋ)

    ⒈  重型武器的一类,有迫击炮、高射炮、火箭炮等:炮兵。炮弹。

    ⒉  爆竹:鞭炮。花炮。

    ⒊  爆破土石等在凿的眼内装进炸药后称“炮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ig gun、cannon

    English

    large gun, cannon; artillery